日期:2024-06-20
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的学生认真聆听《拒绝盗版 从我做起》版权宣传课。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 供图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也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与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文化产品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门类,其安全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主动拒绝盗版,从小培养尊重创作者劳动成果的意识,对未来的版权环境营造影响深远。因此,在版权管理工作中,面向青少年宣传版权知识一直是重要的内容。
黑龙江省“版权播种计划”从今年3月启动,面向全省中小学不同年级,以“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为主题,以主题队日等形式,开展分众化版权宣传活动,几个月时间里举办600余次活动,覆盖少先队员35万人,通过“小手拉大手”,还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
这堂版权课“就是有价值的课堂的样子”
前不久,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的学生在“律师姐姐”的带领下,体验了一场奇妙的版权之旅。代理过多起知识产权案件的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佳遥为孩子们带来了主题为《拒绝盗版 从我做起》的课程。课程开始,宋佳遥并没有直接从版权的定义开始讲授,而是介绍了孩子们熟悉的“米老鼠”背后的创作故事:“‘米老鼠’诞生于1928年,至今已经96岁了,它的创作者之一华特·迪士尼曾经成立过一家‘欢笑卡通公司’,在堪萨斯市一间破烂不堪的屋子里,华特·迪士尼遇到了一只淘气还会跟他撒娇的老鼠。后来,1928年,华特·迪士尼要为新的卡通片塑造一个新的角色形象时,那只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从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此后,风靡世界的米奇形象就这样诞生了。”
孩子们听“米老鼠”诞生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宋佳遥又让孩子们猜一猜大家熟悉的大力水手、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卡通人物都有多少岁?随着答案揭晓,孩子们感叹:画家们创作的作品能火这么多年,非常了不起。
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宋佳遥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经典的卡通形象和影视作品,我们人人都可以模仿、可以播放吗?辛辛苦苦创作它们的人们,有什么权利吗?”由此,宋佳遥向孩子们介绍了什么是著作权、谁拥有著作权、如何拒绝盗版及如何保护著作权等内容。宋佳遥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回忆,有一位小朋友问她平时抄写古诗词是否也会侵权,宋佳遥给出了“不会侵权”的答案,并耐心做了解释。
“宋律师非常幽默,讲得特别有意思,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疑问都会举手积极互动。”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大队辅导员李月娇平时负责学校德育活动和学生精神思想引领工作,对于这堂版权课,李月娇评价,“这就是有价值的课堂的样子”,“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就需要找到他们喜欢的点,这个点找准了,收获大于我们的想象”。
将版权种子撒入更多孩子心中
不只在省会城市哈尔滨,在黑龙江的许多地市,版权进校园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丰富多彩。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东路小学日前开展了以“版权保护进校园”为主题的中队活动课。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东路小学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马紫薇向记者介绍,这次中队活动课整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版权我知道”,由中队辅导员介绍版权的定义和范围,让学生们对版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是“侵权我会辨”,通过观看侵权视频及结合具体情景分析,让学生学会辨别非法出版物的方法,同时也向学生们普及了盗版书籍的危害,鼓励学生拒绝盗版,选择正版读物;第三部分则是“版权我保护”,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进行了保护版权的情景剧演绎,制作分享“护苗”“绿书签”,还进行了“拒绝盗版,从我做起”宣誓活动。
形式多样的版权宣传活动持续在龙江大地开展。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分享版权宣传绘画作品,表演情景剧《话说版权》,倡议同学们带动身边人共同树立版权意识;漠河市北极镇中心校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拒绝盗版,从我做起”标语;牡丹江穆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走进穆棱市实验小学,为学生们开展版权保护培训讲座,专业力量的加入,让孩子们接触到最新的版权知识。分众化的版权宣传,提升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龙江大地的校园中,版权保护宣传热度持续上升。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邹国平介绍,为了继续倡导广大青少年认识版权、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版权播种计划”将会常态化深入开展,未来会组织更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版权宣传活动,让版权保护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版权保护环境,为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贡献版权力量。
作者:隋明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