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4
近年来,短视频自媒体创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短视频未经授权,剪辑、搬运、传播原视频的行为,也引发了一系列侵权纠纷。近日,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爱奇艺、腾讯视频等70余家影视单位发布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表示将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同时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切实提升版权保护意识,真正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发布联名声讨引热议
联合声明指出,丰富、有趣的短视频作品满足了人们创作、展示、分享及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优秀作品的消费诉求,但由此引发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影视切条侵权情况日益严重。大量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权利人授权,将影视作品进行任意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引发一系列盗版侵权问题和纠纷,严重侵犯影视作品权利人合法权益甚至损害影视作品的完整性、曲解影视作品内容的主旨原意,进而影响影视行业的长远发展,日益破坏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
联合声明称,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将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同时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切实提升版权保护意识,真正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时,应检视是否已取得合法授权,避免误入侵权泥潭。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对侵权内容予以举报、删除、屏蔽,共同预防、抵制侵权行为,共同维护影视行业的合法权益。
如上图所示,联合声明的署名单位除了有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协会,还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等视频平台以及正午阳光、柠萌影业、慈文传媒、新丽传媒等影视公司。
联名声讨的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网上热议。
央视网就评论称,“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让人大呼过瘾,经典作品“一号打尽”颇具噱头,部分账号、主播借“搬运”经典吸引粉丝,做大后通过带货、广告等手段获利,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最新高发地。从事影视素材“剪辑”的账号层出不穷,翻炒“老梗”的主播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做内容的生产者,只做内容的“搬运工”,成为侵犯原创作品版权的“蛀虫”。如此“拿来主义”的成本极低,走监管的“边界线”,打法律的“擦边球”,以种种隐蔽手段“迂回作战”,不知不觉中把钱装进了兜里,迅速实现流量变现。
有网友指出,联合声明的矛头直指短视频应用的头部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等,不过截至发稿,上述平台并没有对联合声明作出回应。
界定侵权标准成关键
打开一些短视频应用,在搜索栏输入“X分钟看电影”等关键字,就会出现大量的相关短视频。这些短视频时长一般都在几分钟左右,带着评论和字幕,截取并重新整合了影视作品的片段。但有的短视频直接将原有影视作品完整的“搬运”过来,只是分割成了众多片段而已。这些短视频都是自媒体创业者自发上传的,其中头部创作者的粉丝动辄上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可达千万级别。
而更有甚者,一些视频创作者制作、贩卖例如“十个技巧避开短视频侵权”等内容,这些“技巧”包括调节色温、水平翻转、调整速率等。有网友称,这是在教人如何“侵权”。
关于“剪辑搬用”原视频制作短视频的侵权问题,近年来较为知名的事件,就是影视博主谷阿莫被诉侵权事件。
谷阿莫是一位影评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他的作品“谷阿莫说电影”系列,以剪辑和评论的方式,将几小时的电影变为几分钟的故事,比如“9分钟概括完8部《哈利·波特》”等。他借此迅速在微博爆红,短时间内粉丝就达到了数百万。2017年4月,迪士尼、又水整合、影音串流平台KKTV、车库娱乐及得利影视等5家影视公司,以谷阿莫未经授权使用盗版影片改编重制原视频,涉嫌侵犯己方著作权为由,将谷阿莫诉至法院。
短视频侵权并非个例。根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仅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中心就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疑似侵权短视频,受委托已通知删除1276.92万条侵权链接。
不过另一方面,短视频自媒体创业者认为,“搬运”视频并非“一无是处”,有的观众是在收看了短视频后,对原视频有了了解,而后才去购买原视频的。短视频起到了“替原视频宣传”的作用,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过“版权问题很重要”也是从业者的共识。
那如何界定短视频的“搬运”是否侵权呢?
业内专家认为,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也就是说,当未经许可引用影视剧片段、图片的行为属于该法条允许的范围之内,即属于合理使用,而不构成对影视剧著作权的侵权。不过超出合理需要,即使在量上只占极低比例,仍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对于短视频“合理使用”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巍曾向媒体表示,在网络短视频等新业态出现后,很多“擦边球”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合理使用”规则可能被滥用,例如“三分钟带你看完”某个电影等。根据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类似短视频并非简单的文艺评论或推荐。
而针对此次70余家机构联名声讨短视频侵权事件,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应该明确短视频侵权行为的界定标准和细则,以及短视频版权监测保护的行业标准和细则。只有多方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同时推动中国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责编: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