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0-09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2025年“我的青春有版权”创意设计大赛近日正式启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以“版权让民间文艺绽放青春华彩”为主题,面向全国青年创意设计者征集作品,旨在推动民间文艺与创意设计融合,以版权护航民间文艺传承,助力龙江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创意与产业无缝对接
黑龙江高度重视创意设计产业与版权保护。此次大赛由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民间文艺与创意设计版权工作专业委员会承办,并获中国出版协会新闻出版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中国版权协会艺术品版权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雅昌艺术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版链科技有限公司等支持,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格局,为参赛作品的作品登记、宣传推广与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大赛聚焦民间文艺,设“主题创作类”与“命题定制类”两大方向,涵盖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视频、新媒体设计四类。与以往不同,此次大赛直接对接58项企业真实需求。在选题阶段,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召开 3场对接会,共征集208个选题意向。经专家评审,最终58项命题具备明确商业场景与转化预期。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酸奶包装、店招设计)、宝泉岭农垦宝泉酱业(大豆酱包装)等农企希望通过设计焕新传统品牌;哈尔滨黄房子历史文化街区文创产品、伏尔加庄园LOGO及IP形象设计等旨在挖掘城市文脉;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阅见山海”文创)、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城绘玩”图书品牌IP)等则希望打造现象级文化IP。这些来自各行业龙头企业的命题,确保大赛成果兼具艺术性与市场价值,实现创意与产业无缝对接。
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副主任闫实表示:“大赛命题直面企业真实痛点,我们已积极组织深圳方面会员单位设计师参与。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借助深圳设计资源,搭建哈深文创交流与版权资源共享平台。期待通过大赛,让大湾区前沿理念与龙江文化底蕴碰撞,为两地文创产业注入新动力。”
充分发掘民间文艺当代价值
“我的青春有版权”创意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3届,成为具有人气、口碑与转化效应的版权品牌活动。此次大赛聚焦民间文艺,体现黑龙江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方面的扎实积累。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邹国平向记者介绍,一方面,大赛落实省委战略,将创意设计产业列为全省经济“四大新引擎”之一。通过吸引全国青年聚焦龙江文化、回应产业需求,汇聚创意资源,赋能实体经济,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另一方面,大赛也是对全省民间文艺版权成果的检验与深化。2022年,佳木斯市入选全国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黑龙江以此为契机,依托资源、区位与民族特色,强化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相关经验入选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本次大赛是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的又一次实践,通过竞赛挖掘其当代价值与市场潜力,做深做广龙江民间文艺版权生态。”邹国平说。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民间文艺与创意设计版权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孙晓梅指出,黑龙江拥有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丰厚民族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潜力巨大。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张晶认为:“大赛不仅是比赛,更是汇聚创意、解决实际需求的价值共创平台。我们期待通过大赛对接全国青年的优秀设计,打造能引爆市场的包装、文化符号或原创IP。”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园善·视觉设计中心,学生团队正积极备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刘子溪与团队围绕“推动农文旅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文创及旅游纪念品展开设计。“命题手册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本地品牌和趣味IP,相比虚拟课题,这样的实战更具挑战与意义。”她说,“我们希望用设计让龙江文化品牌变得更酷、更贴近年轻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春玲认为,大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已成为发掘、培养和输送创意设计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有效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集版权保护、文化传承、产业赋能与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邹国平说,“希望大赛能涌现更多兼具文化底蕴、创新精神和市场价值的优秀作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龙江智慧与版权力量。”
点击查看:
附件1:关于举办2025年“我的青春有版权”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
作者:张席贵
通讯员:徐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