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0-30
	
为进一步打击侵权盗版,2025年“剑网”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的版权保护,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网站平台帮助侵权治理。
	
 
因平台上存在大量侵权《德云斗笑社》《长相思》等热播内容的短视频且治理不力,某平台(以下简称A公司)被粤渝两地高院终审判定构成帮助侵权并适用惩罚性赔偿,总计被判赔偿8910万元。法院均认为,A公司存在明显过错,侵权情节严重,适用一倍惩罚性赔偿。值得注意的是,粤渝两地高院均对两宗案件中涉及的“过滤和拦截等措施纳入必要措施”作出回应,要求短视频平台有效防控侵权传播。两份判决改变了平台以往依赖的“通知-删除”被动免责模式,将主动防护变为法定义务。
	
 
被投诉后某平台上仍存在大量重复侵权账号
	
 
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智能算法、AI视频生成等手段的大量应用,未经许可剪辑的“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几分钟看完一集电视剧”成为侵犯著作权的重要手段,权利人深受其害。《德云斗笑社》(第一、二季)、《长相思》(第一季)自开播以来,A公司平台中出现大量与正片同步播出的侵权剪切视频,并在侵权视频搜索结果页面投放广告。
	
 
判决书显示,在《德云斗笑社》侵权案中,A公司平台存在大量侵权行为,其官方账号在作品热播期发布18条侵权视频、平台用户未经授权上传超2.6万条侵权视频、A公司平台上“德云斗笑社”话题的播放量达到21.4亿。据不完全统计,《德云斗笑社》的侵权视频自第一季首期播出时出现,至次年第二季首期播出时继续同期出现,乃至一审开庭期间,侵权视频前后累计达到2万多条,数量巨大。《长相思》侵权案的情况同样如此,A公司平台上存在大量用户上传的《长相思》(第一季)剧集内容,涵盖剧集切条、直播播放、合集整理等多种形式,涉及到的侵权链接累计60599条。
	
 
在《德云斗笑社》前后近3年的维权过程中,两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向A公司陆续共发送2179封“下线通知函”后,A公司至少存在被投诉一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793个,被投诉3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328个,被投诉5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172个,被投诉10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62个,显示存在大量重复侵权账号。根据《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要求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必须进行实名认证,以确保账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A公司官方账号发布的侵权视频,以及未如实披露的账号(占比55%)发布的2960条侵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均认定构成直接侵权。
	
 
在《长相思》(第一季)被侵权案中,两原告指出,A公司将侵权视频分发至不同平台,且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侵权视频由真实用户上传。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A公司在收到原告多次预警函和侵权通知后,仍持续放任侵权,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视频占比较高,其主观故意明显;同时,侵权视频数量巨大、传播范围广,侵权的情节严重。此外,侵权平台有用户直播电视剧《长相思》达200场,完整播放作品正片内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结合侵权视频在A公司平台上呈现持续频发态势,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以违法所得为基数,判决赔偿2910万余元。
	
 
从“通知-删除”转向“过滤-拦截”
	
 
“通知-删除”规则作为网络平台版权治理的核心框架,其设计初衷在于减轻平台主动监控的负担,只要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侵权通知后及时移除违规内容,即可免除赔偿责任。但当热门剧集的侵权视频在网络视听平台上呈现“海量频发”状态,侵权内容的上传速度远超人工通知和删除的效率时,传统模式陷入了“删不胜删”的困境,这两宗侵权案件撕开了这一规则的局限性。
	
 
以“通知-删除”规则为由,A公司提出抗辩理由:一方面,声称收到的投诉邮件混杂,难以快速识别有效侵权链接;另一方面,强调双方曾有宣发合作,导致内容处置时需要额外甄别,客观上增加了处理难度。
	
 
在《德云斗笑社》被侵权案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经过预警和持续多次投诉后,侵权视频在某平台仍大量增加,表明传统的“通知-删除”模式已无法有效遏制侵权。作为头部平台,A公司对外宣称自身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审查技术,可实现对视频内容的比对和管控,具备信息管理、识别定位、查核处理的技术能力,客观上已具备对侵权视频进行定位和拦截处置的能力。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要求平台采取过滤等措施,旨在有效防止侵权泛滥,维护权利人权益。
	
 
短视频平台的侵权认定并非简单看是否存在侵权内容,更关键在于平台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法院认为,在《长相思》被侵权案中,A公司未及时处理投诉和放任重复侵权。部分直播账号屡次被投诉侵权,却依然能在平台上继续传播《长相思》相关内容,这种情况,直接暴露了平台对侵权行为的放任态度。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要求,A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涉案著作权侵权行为,即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及时阻止APP、极速版APP及网站中所有已经在本案中被认定为侵害《长相思》(第一季)视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视频的传播。
	
 
从“流量至上”转向“合规优先”
	
 
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统计,短视频在蓬勃发展背后已成为盗版、抄袭等侵权行为的重灾区,各类侵权盗版导致影视行业年损失超200亿元,热播期的盗播直接分流正版流量,冲击版权变现渠道。
	
 
两宗高额判罚案例不仅是对平台的警示,更是整个短视频行业版权合规的强烈信号。今年5月,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5”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之一就是以视听作品版权整治为重点,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的版权保护,重点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网站平台帮助侵权治理,为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版权保障。
	
 
从两宗生效的判决来看,唯有主动建立“内容合规优先”的新生态,用技术筑起版权保护的防火墙,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有专家表示,两宗案件的判决进一步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善良管理人”的版权治理责任,并在损害赔偿计算与惩罚性赔偿适用等关键问题上表明司法态度,对治理网络版权领域的大规模、反复侵权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过滤机制、拦截策略、重复侵权账号封禁、关键词屏蔽等,都将成为平台新的必备能力。
	
 
作者: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