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加强版权保护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

日期:2021-03-25

版权保护很重要,但在日常工作中,版权保护也困难重重。”“维权,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原创作品在其他平台上发现被侵权时,缺乏独立有效的维权能力”……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版权保护相关话题采访了湖北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负责人。

受访者均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容传播方式变革,传统媒体正在进行融合升级,版权问题已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的普遍问题,而维权意识薄弱、维权人才缺乏、维权成本高,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缺乏维权信心,不愿维权。因此,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版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现状:意识薄弱 人才缺乏

近年来,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也成了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在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彭志刚看来,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版权保护,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版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诸多好处,不仅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版权保护意识,同时还能够有效维护基层融媒体中心作品版权利益和网络信息传播安全。”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宣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联系推动县市,以及湖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县市,自2018年以来,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立足“早”融,紧抓“真”融,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提升经营能力和保障水平,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飞跃,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然而,在实际的版权保护工作中,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却遇到了不少难题。

“在确权上,我们的信息技术化确权管理意识缺乏,条件不足;在授权上,授权机制体系尚未形成;在维权上,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彭志刚举了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生产的作品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被名为“微咸宁”的头条账号长期转发转载,为进行维权,该融媒体中心通过赤壁市网信办逐级向上反映到省委网信办。经过调查,这个账号为湖南一商业媒体创办,但却没有手段和方式让其停止侵权行为,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南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赵晨也表示,维权难是南漳县融媒体中心遇到最多的难题,原创作品在其他平台上发现被侵权时,缺乏独立有效的维权能力。据介绍,南漳县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3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近两年来,为了全面实现“报、网、端、微、屏”等各种媒体资源的共融共享,该中心整合广播、电视、网络共11个媒体平台,对“采、编、审、播、发、推”流程进行全方位精心打造,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质的飞跃。目前,该中心每年生产的原创图、文、音视频等优质作品有几万件。

“我们经常会出现对版权资产梳理不及时、确权滞后等问题,导致自己原创的作品在被侵权使用后,不能及时发现。”赵晨说,除了确权、维权,在获得版权或者授权方面也存在问题。有时该中心在通过第三方集中采购电视剧等节目的过程中,很难及时有效地防范版权风险;有时该中心在制作内容时,特别是编辑、记者在采用网络素材或者其他外部素材进行创作时,未对这些素材进行版权清查和确权,进而导致无意识版权侵权。

期待:多方携手 形成合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存在的诸多难题和挑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对网络诚信体系的营造及真实可信新闻环境的营造造成破坏。”赵晨认为,总结而言,目前困扰县级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版权保护意识;二是缺乏版权保护专业人才;三是缺少技术手段;四是不了解版权维护相关法律法规,不知如何维权;五是维权成本过高;六是侵权成本过低。特别是网络侵权日益快速,县级融媒体中心花费大量心血制作的产品,用一款软件就可以被直接抓取,有的自媒体甚至直接复制原文全图。

彭志刚的观点也相似,认为维权机制不成熟、维权机构作用不明显、渠道不畅通、跨省(区域)维权难度大等因素,困扰着县级融媒体中心。

版权保护之路虽然艰难,这两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仍在不断探索版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坚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例如,南漳县融媒体中心完善素材管理流程,要求员工自己拍摄的素材和制作的成品,决不允许外流;强化教育培训,对编辑记者进行培训,教育大家提高版权意识,尽可能不采用没有获得授权的外部素材。赤壁市融媒体中心除了加强学习,提升编辑记者版权保护意识之外,还靠强化支持,规划建设媒资(作品)管理系统,同时依靠上级网信部门,进行依法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和南漳县融媒体中心目前均没有专门从事版权管理的专业人才。赵晨表示,未来,南漳县融媒体中心将通过加强版权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的版权管理岗;加强自身版权体系构建,计划引进媒资系统,加强素材管理。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也将在版权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加大投入。

彭志刚认为,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版权保护,仅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他希望在国家版权管理的更高层面,有明确的版权维管部门履职尽责;有科学的版权保护运行机制管理体系;有成文的基于基层融媒体中心版权维护的法律法规;有常态的帮助基层培训培养版权保护人才的计划和投入。赵晨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技术支持、专业的系统培训及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等外部力量帮助。“希望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络平台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版权生态环境。”赵晨说。


|责编:牟研

二维码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业务主管单位: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黑龙江省版权局
社会登记管理机关: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ICP备20004382号-1
Copyright © 2020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