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期待发挥智慧城市“最强大脑”优势

日期:2021-03-25

“为吸引受众,增加用户黏性,我们创作了一批流量爆款专栏产品,包括联合县文联、县新华书店在‘云上南召’客户端开设《丽音书香》朗读会专栏,由南召县融媒体中心优秀主持人诵读本地作家优秀作品和传统经典著作;与县摄影家协会联合开办《精彩瞬间 图说南召》专栏,用图片反映新变化、讴歌新时代……”采访之初,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起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情况时,南召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姜纪增如数家珍。

作为南阳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排头兵”,南召县融媒体中心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县级融媒体发展新模式。在其先行先试,主动作为的过程中,版权管理及保护工作更是贯穿其工作始末。

快速发展但受版权困扰

“南召县融媒体中心是南阳市首家正式挂牌运营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两年多来,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确保了各项政策落地生效,这为打造实力、生态、智慧、幸福新南召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姜纪增说,南召县在建设之初就把县融媒体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在一起,深入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借助大数据平台的独特优势,其充分发挥中科曙光南召城市云计算中心“最强大脑”作用,构建起县融媒体中心与县行政服务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紧密结合的智慧城市服务网络,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县融媒体中心平台,把“南召融媒”系列公众号从单纯的新闻媒体传播平台,转变为全方位的智慧服务平台,把融媒体中心建成了服务群众、联络群众、凝集群众的重要枢纽。

在发展过程中,南召县融媒体中心也同样无法回避版权保护的困扰。“我们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新闻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除了人力、办公成本、采访经费不断增长以外,融媒体新闻产品,例如音视频、直播、图解、调查、H5、VR等,均需要设备、素材、设计、多媒体等一系列的支持,大型的策划往往更需要整个团队才可以完成。传统媒体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要经过策划、采访、编辑制作、审核等层层把关,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生产的产品,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时一个软件就可以直接抓取内容。”姜纪增无奈地说道。

侵权成本低但维权成本高

其实,南召县融媒体中心在建设之初,就有版权方面相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并在融媒体中心内设机构方面,安排专人从事版权管理岗位职责。

姜纪增说,融媒体环境下,中心已经意识到了版权保护的问题,通过签署职务作品权属声明或者在劳动合同中直接约定职务作品版权的方式,将版权归属于单位名下,统一进行维权管理,这也带动了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发展。注重媒体行业自身版权保护建设的同时,加强版权保护的宣传教育,积极普及版权知识、提高干部职工版权意识也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体现,“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版权保护工作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还只是通过简单的线上举报等方式进行。”姜纪增说。

目前,南召县融媒体中心把“报、台、网、微、端”融合后,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内容供不应求,转载需求变大,“但县融媒体中心普遍缺乏版权人才,有时工作中不知如何获得有效授权;同时,融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与之对应的却是网络侵权日益快速、隐蔽。可以说,侵权成本低,但维权成本却很高。”姜纪增说道。

为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工作中十分重视版权保护相关工作,但姜纪增也坦言,受制于专业知识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尚还有限。

对于县融媒体中心在版权保护上遇到的问题,姜纪增列举说,首先是版权确权难。南召县融媒体中心,覆盖用户量达50万级,其原创生产力也很强,自有图、文、音视频等优质作品众多。但对自己的版权资产梳理不及时,底数不清、确权滞后,这些问题导致大量作品在被侵权使用后,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无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是版权维权难问题。不仅在发现自有作品被侵权时举证困难,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互联网取证手段,在对侵权行为进行证据保全时往往举步维艰,且县级融媒体中心缺乏独立有效的维权能力。

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县融媒体中心遇到的版权保护问题,姜纪增表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是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立法、司法、行政以及所有民众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一方面,对自身作品版权进行梳理,完善职务作品版权体系,从源头上明确职务作品权利归属,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外进行权属的公示和主张。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编辑、记者的版权意识,定期开展培训,鼓励、尊重原创,自觉抵制侵权盗版行为。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智能分析、智能识别,为发现侵权、保存证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在媒体行业制定标准、团结维权、化解纠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行业保持良性的、积极的发展态势贡献力量。


|责编:牟研

二维码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业务主管单位: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黑龙江省版权局
社会登记管理机关: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ICP备20004382号-1
Copyright © 2020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版权所有